专业信用卡服务平台

[理财交流] p2p理财风险有哪些?

[复制链接]
陈陈晨 发表于 2017-11-27 16: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卡神交流微群

全国信用卡交流微信群

 
  在全民理财的当下,p2p理财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是,p2p理财平台频频爆雷的消息也让大家对p2p理财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其实大家的担心都是有道理的,但任何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高收益就意味高收入,今天我们就来把p2p理财平台可能遭遇的所有风险都掰开来给大家看,一起来看看《p2p理财平台风险有哪些?》吧!
  平台身份合法性引起的政策风险
  P2P网贷平台虽然在我国已经遍地开花,但是平台的法律性质一直很模糊,平台一直生存在政策和法律的边缘。目前的P2P网贷平台基本上都是以两种身份注册:一是投资咨询类公司,二是网络技术类电子商务公司。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从事借贷中介甚至理财业务。平台的身份不明直接导致平台的发展鱼目混杂,极不规范。时至今日,平台的性质尚无法律法规明文确定,也无明确的监管机制,致使这一行业蕴含了极大的政策风险。
  缺乏市场准入、准出的标准化制度
  现阶段的P2P网贷公司准入门槛较低,注册资本不受限,只需拿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门备案即可从事类金融业务,没有专门的金融机构予以监管;也没有规避风险的政策性的市场淘汰制度。因此行业内的机构良莠不齐,问题频出,这必定会使公众利益面临较大商业风险。P2P网贷平台如何平稳顺利地退出市场、在其退出市场时如何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等问题,都没有具体的可依据的法律法规,P2P平台的市场退出制度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借贷双方各自的切身利益,更会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因此亟需对其进行规范化要求。
  无明确的监管机构
  P2P网贷平台从成立至今,国家行政部门对其性质一直没有明确,国内也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尽管部分地区的P2P网贷平台有当地的金融机构参与管理,但由于各地监管标准不一,且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无统一的行业规范
  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内也并未形成统一、细致的操作规范,这就给予各个P2P网贷平台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很容易出现“踩红线”的业务活动。日前,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在京正式发布《个人对个人(P2P)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公约》,但其实际效用还有待观察。
  法律风险
  国内P2P的立法尚不完备,监管职责界限不清,对网贷模式的性质、责任、合规要求等都没有明确的法规界定,这使得方兴未艾的P2P行业一直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也面临着多重法律风险。其中饱受争议的是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第一, 根据我国《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为集资诈骗罪。央行发布的《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非法集资有具体定义,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汇报的行为”。
  第二,根据《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刑法》第176条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了具体解释,其需要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该解释进一步明确“(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信用风险
  一般信贷业务都会面临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即信用风险。P2P平台的贷款质量远不如商业银行,所以要求其采取一些特殊的风险管理手段,比如:分割资金、形成贷款组合,线上线下审核、补充信用体系,限定贷款额度、按月还本付息,以及建立各种保险、备付制度等,但是其信用风险防范仍显脆弱。
  首先,信用评级上的局限性导致借款人的识别困境。当前国内的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征信体系不成熟,网贷公司难以便捷地掌控借款人的身份信息、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和资金用途。而且P2P行业的门槛较低,大部分网贷公司缺乏专业的信贷管理人员,通过外包服务又会徒增成本。另外,银行的信用系统尚未对P2P公司开放,平台之间的数据也不能实现共享。借款人周旋于各家网贷公司之间,违约成本较低,可能因信用叠加而导致风险破裂,平台却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坏账风险。
  其次,平台自身的营利冲动所招致的利益冲突。P2P平台收费过高,造成借款人的负担过重,增大了其违约概率。据调查,一般网贷公司放贷的平均利率在10%~15%,加上账户管理费、佣金以及风险基金等,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高达20%~30%,接近高利贷的边缘。更有甚者,一些平台本身出于非法目的,通过虚增信用和虚假债权大量筹资,“拆东墙补西墙”隐瞒资金用途,上演一场人财两空的“旁氏骗局”。
  非法集资风险
  在外部监管约束不力的环境中,一些P2P平台很容易跨越所从事的资金媒介业务,陷入当前法律所禁止的非法集资陷阱和误区。例如,有些平台对外允诺高收益率,事先归集投资者的资金;有些平台以自身名义为债权提供担保;有些平台并未实质性转让债权,而是利用关联企业进行自保自融等,实际上搞资金池,再投资于项目,甚至借款被用于非法用途等。
  行业良莠不齐,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平台机构有可能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变成非法集资。
  挪用客户资金风险
  2014年之前,我国主流P2P网贷平台一般会存在三类账户,分别是存放其自有资金的账户、存放客户沉淀资金的账户以及存放风险保障金的账户。由于银行存管或第三方账户托管费用较高,增加了交易成本,P2P平台大多会设法规避。截至2015年11月底,仅有50余家平台与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另外,在现有的账户托管模式下,托管机构很难识别P2P平台所提供的交易文件的真实性,平台依然存在挪用客户账户资金的可能。
  利用平台洗钱的风险
  贷款人是P2P网贷模式中资金来源的一方,一般情况下,贷款人利用其闲散资金进行理财投资。但由于成为贷款人手续便捷,门槛低,借贷关系的形成完全出自意思自治,P2P网贷平台无法对其资金来源合法性进行审查,多数平台也未按照《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足够资源去成立专门的负责反洗钱的机构,反洗钱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也很不完善,对员工的反洗钱培训欠缺,员工反洗钱工作能力不高,交易平台很有可能沦为贷款人洗钱或从事高利贷等违法犯罪的场所。虽然平台每笔贷款金额额度有限,但贷款人在同一P2P平台提供贷款的次数、在不同平台分别放贷不受限制,出借人的资金来源和社会关系不明确,同时没有相关部门审核验证,无法保障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合法性,大大增加了通过平台进行洗钱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司法秩序。
  诈骗跑路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最典型的资金诈骗行为是所谓的“庞氏骗局”,组织者向子虚乌有的项目投资,并许诺给投资者高回报来诱骗更多的人上当,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并支付高额利息,直到资金链断裂,组织者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不合格借款人导致的风险
  相当多的P2P网贷平台未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又称借款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等市场,甚至有的不合格借款人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高利贷出赚取利差。这些借款人的行为会造成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贷款合同无面签产生的风险
  商业银行发放个人贷款要求执行贷款面谈、面签制度[《个贷办法》第23条规定,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需担保的应同时签订担保合同。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但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贷款除外。],签订书面的贷款合同。而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和贷款人达成协议是通过网上的交流,最终的贷款协议是一张电子借条,单纯依靠网络来实现信息对称性和信用认定的模式的难度和风险较大。
  难以监管贷出资金的实际用途
  我国的信贷政策中对于正规金融的贷款用途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制。1996年央行颁布的《贷款通则》有“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等的规定。2008年以来银监会陆续出台的《流贷办法》、《个贷办法》等多项法规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严格的管理。而反观民间金融,关于民间借贷款项的用途几乎没有规定。从我国诸多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来看,基本上不关注借款用途,少有对此做出限制,而网站上大多数借款人对资金用途均为“资金周转”、“个人投资”、“生活需要”等简单描述。即便是有限制借款用途的规定,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平台的贷款人也不可能像商业银行一样严格执行贷款用途管理,在相关监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由此也会导致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加大,平台的资金流出可能成为一个不可控的法律漏洞。
  资金贷出后,如何保障借款人按照承诺的用途使用资金,目前并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而一旦出现利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不按照承诺使用资金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等情况,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贷款人仅能向借款人追责。
  借款人不支付超四倍利息的风险
  2002年央行颁布的《中国入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四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我国《合同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也对上述“超出国家公布利率的四倍”持坚决否定的态度。但是,P2P网络借贷近几年来之所以如此火热,较高的资金回报率是一大诱因。纵观目前P2P网贷平台上的借款利率,有相当一部分超过了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高利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贷款人的投资热情,活跃了民间金融;另一方面碰触到了国家利率的政策和法律红线,一旦借款人违约不支付超出国家利率四倍部分,贷款人和平台都将得不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源自P2P平台承担了资金垫付的压力。由于目前行业信用尚未建立,诸多平台之间竞争又异常激烈,为了吸引更多出借人投资,大部分的网贷公司都建立起了担保机制,甚至推出“保本保息”计划。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平台需以自有资金先行垫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而担保额几倍于注册资本的情况也大有存在。现有借款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普遍较低,稍有差池便可能集体提现。P2P公司的自有资金往往不足以应对大额违约或由此引发的大规模退市,最终会陷入流动性困境。
  再者,“拆标”行为也当受指责。出借人希望投资于期限短、收益高的标的,而借款人又希望得到期限短、成本低的款项。为了满足双方的要求以及制造平台自身的业务量,网贷公司可能会把长期大额借款拆成短期小额标的,分售给大批投资人。这样类似于建造了一个资金池,进行期限和金额的错配、短贷长投,往往需要“借旧还新”的滚动操作,对资金链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旦发生挤兑事件,流动性问题就会被放大,会将整个系统至于崩溃的危机边缘。
  第三方个人或机构引发的法律风险
  在变型后的P2P平台模式中,P2P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个人、担保公司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对接,由它们为借款提供担保和审核。P2P网贷平台与这些第三方高度关联,从而引发关联风险。一般来说,平台控制着第三方账户、信用审核和评级机构、借贷双方的服务机构等,平台内部形成循环圈,交易及其隐蔽和高度关联。若借贷双方的挑选和审核、资金的登记结算、债权的打包和转让等业务都由关联性很强的机构完成,就极易引发诸如虚构债权、虚假增信、虚假中标等道德风险。
  而在担保型模式中,若平台自身提供本金保障,从而具有融资性担保实质。《融资性担保公司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担保公司的杠杆不得超过10倍,而国内的平台往往动辄上千万的贷款余额,大大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杠杆要求,这种担保实质和杠杆率的差额错配可能引发杠杆风险。
  外溢性风险
  P2P平台出事后,风险很容易外溢,不仅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蔓延,还会导致影响地方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由于P2P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交易的,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跨区域的影响。例如,泛亚事件、e租宝等,在这类风险事件中,不仅有风险意识与金融知识最缺乏的普通群众,还牵涉不少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成为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泄露风险
  网络化给P2P网络借贷这种新兴金融活动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也有可能引起个人信息泄露等难题。在借贷过程中,P2P网贷平台都会要求借贷双方提交详细的个人信息,有些平台甚至要求借款人提交亲朋好友的验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信用度,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个人信息数据库,在今天个人信息被泄露、窃取、贩卖事件频发的环境下,P2P网贷平台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由于网络借贷需要大量实名认证和资料上传认证,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及诸多重要资料留存网上,一旦平台遭到黑客攻击或者自身网络管理不善,资料被盗、泄露甚至被有偿买卖都有可能发生。
  是不是有了这么多可能的风险我们就不再投资p2p了呢?并不是,今天小掌将p2p理财平台可能遭遇的所有风险都暴露给大家,其实是想让大家更加的了解p2p,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家只有在了解了所有的已知风险之后才能更好的挑选p2p理财平台,一个p2p理财平台做了最大的努力,尽力规避掉所有的风险,才是值得我们投资的好平台。
  掌中财富平台,成立于2015年4月22日,实缴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掌中财富为借贷双方的安全,创建了透明的线上交易环境,建立了专业、严谨、健全的风控体系。在2016年3月18日,平台正式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自此,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直接通过资金存管系统完成,实现用户资金与平台资金的完全隔离。
  在打造安全透明线上交易环境的同时,掌中财富专注车辆抵/质押项目,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引,自主开发了“车贷管家”SaaS管理系统,将优质合规的项目推荐给投资用户。
  掌中财富平台深耕车贷细分市场,着力践行普惠金融及小额分散的宗旨,致力打造成为合规、安全、高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门卡片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网站客服:

910303403

公司:福建卡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盘屿路3号阳光天地G2座

Copyright ©2014-2020 卡神吧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闽ICP备15014850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402350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