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1567368 发表于 2016-10-17 14:00:47

P2P理财宝典(连载二)——如何挑选平台,防范风险


    笔者系掘金大讲堂的资深牛人helen。掘金大讲堂是一个跟牛人学投资、跟大咖零距离交流的免费公开课。我们将邀请著名投资团队、知名投资牛人等、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实现跨地域的分享投资类专业活动。在“掘金讲堂”,投资小白可获取资深投资前辈丰富理财经验、学会理性投资。 加入掘金大讲堂方式:添加微信Alisa20168,暗语:“我来加入”,我们等着你哟! p2p行业鱼龙混杂,平台跑路不断,作为p2p从业者也会担心老板会不会跑路,我们加入团队前也会进行甄选,说实话我也无法说100%的p2p平台都安全,我能做的就是帮你了解p2p 提高您的判断水平。 跑路和出现问题的平台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严重的触碰政策红线,比如严重自容,严重发虚假借款标等2、对利益的错误认识。导致自己经营平台的成本远高于收益而跑路。3、对市场的定位不明。有些平台通过通过借新还旧来维持平台运营,而审核环节把控不严,从而导致借款人毁约,平台资金链断裂以至经营不下去 10种P2P碰不得!第一类:提供2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p2p公司,坚决远离。道理很简单,给投资者的收益率都20%甚至30%了,给融资企业的成本至少40-50%,请问哪个企业能接受这么高的融资成本呢?要么是银行不给续贷了,要么是企业经营周转出现严重问题,已经没有现金流,否则绝对不要这么高的融资成本。换个角度讲,别的p2p公司15%融资成本,你25%,起点上就多了10%成本差异,你拿什么和人家拼客户,如果15%的p2p公司再降融资成本给融资企业,那么25%融资的企业肯定得不到好客户了,25%融资的p2p公司还是会死。 第二类:单笔投资都在千万的p2p公司,坚决远离。本身小微金融、p2p就是做的小额分散,靠区域分散、行业分散、金额分散来规避风险,如果单笔额度几千万,一旦有一单出现风险,会导致大量投资人的本金发生损失。 第三类:自融性p2p,坚决远离。由于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从线下小贷公司借钱成本又高,随着P2P的火爆,许多缺钱企业就起了成立P2P平台的念头,而这类自融P2P平台也是当前P2P行业内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很多制造类企业、地产类企业、矿业企业,该类公司主要集中在2个毒瘤,一个是资金集中在单一项目,风险巨大;一个是自己给自己融资,风险控制和尽职调查很难做到第三方那么公正、客观。 第四类:团队人数少于100人甚至少于20人的,坚决远离。很简单,互联网的确可以给平台提供大量的客户来源、申请、概念融资,但是你要知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而金融的核心又是风险控制,一个只有20人团队的p2p平台号称管理5个亿资产,还全是通过网络审核,这不是骗鬼呢吗?20人团队,去掉技术、去掉财务、去掉客服、去掉前台、去掉行政、去掉总经理、副总经理,还能剩几个人在踏踏实实做业务风控?没有线下团队的实地考察及风控,暂且不说如何识别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就是签约和催收这一环节,都能把这20个人玩死,如果客户在分散在全国,那么低于100人的团队,根本无法支持公司业务持续经营。 第五类:区域集中、行业集中的p2p公司,坚决远离。有些p2p公司只做一个行业,比如地产、钢铁、建材,酒水饮料,一旦行业风险来临时,整个盘子都会出现风险,另外因为团队薄弱,只做一个区域的p2p公司,也会面临区域集中,客户相似度高,难逃风险集中的厄运,违背小微金融区域分散、行业分散、金额分散的原则。 第六类:团队成员80-90%技术出身,擅长互联网、擅长推广、擅长客户体验,根本不懂的金融,或者不重视金融的p2p公司,坚决远离。道理同上,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不是互联网,风控必须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 第七类:公司创始人没有行业经验或者行业经验少于3年,公司成立不足1年的p2p坚决远离。1、此类公司根本不懂小微金融,也不懂p2p,之所以开p2p公司就是随大流,根本没有任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当年的团购网,2年内冒出来上千家,现在只剩不到10家了,其余都成了炮灰。2、小微企业客户及多行业服务经验需要积累,培养团队需要血的教训,新成立的团队及公司需要观察。 第八类:先开理财业务后开信贷业务的公司,所有项目都用A、B、C代替,投资人不知道资金流向、也没有债权列表(一旦出现风险异动,投资人都无处追索债务)的p2p平台,坚决远离。不少平台,开始没有债权,都是虚拟的,真较起真儿来,初始一个像样的客户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合同都拿不出来,更别谈什么资金流向,债权列表了!这类平台往往涉及非法集资,尤其是财富管理业务比信贷业务先开展的,一定要远离。正常状态都是信贷业务比财富管理业务早开展半年至一年时间,运转稳定了才会逐步开设财富管理业务。 第九类:没有自己核心风控技术、风控模型、客户管理系统,无法做到尽职调查,甚至连第三方支付监管都没有的p2p平台,坚决远离。出于好奇,可能几个有客户的销售,有权利的政府或国企领导,协同一批款爷,就把公司开起来了,反正是成立了公司,不太做业务,虚拟一批客户或合同,然后去找银行、找目标客户融资,主要投资给地产、矿业、周围朋友的项目。号称自己在和vc、pe接触,张口闭口就是多少倍估值,实际就是挂这p2p互联网金融的掮客。 第十类:网站和别的p2p公司雷同,感觉像是只改了个名字而已。系统也是花几万块钱买的,后台漏洞严重,随时会被黑。此类p2p公司,坚决远离。此类p2p公司抱着随时撤退的想法,连技术团队都不愿意投入,简直就是皮包公司,唯一的几十万注册资金全部用于{MOD}拉拢客户了,拉到了客户就骗,骗完就跑路。或者没拉到客户,就没钱了,自己也倒闭了. 必须逃离的高息平台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涉及资金庞大的网络骗局的倒台,让人感觉大快人心,但是看到百万的投资人深受其害,又让人感觉痛心,虽然公安部门已经开启了非法集资信息登记的相关模式,但是监管部门要求的风险自担也让投资人感觉要回投资本金的希望渺茫,但是其余的投资人都表示上当受骗的投资人不值得同情,因为都是贪图高息惹的祸。2015年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平台出问题了,未来还会有多少平台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就是2016年我们必须逃离那些高息理财平台。 2015年很多平台频繁出事,累计问题平台的数量近900家,高息平台占据了不小的份额,当前很多骗子理财平台都是用高息当成诱饵,来非法骗取投资用户的理财本金,行业流传这样一句话“你贪图别人的高利息,别人贪图你的本金”,对于任何投资理财行为来说,高收益必然意味着高风险,P2P理财也不例外,当前整个P2P行业降息成风,2015年的年初和年末的利息高低差出一大截,目前整个行业的平均理财收益在12%左右,未来还有继续走低的趋势,但是相对于仍然几倍高于银行存款和其他理财产品,依然值得去投资,但仍然需要擦亮眼睛。 打新和贪高的区别P2P平台刚上线时,为了提高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和关注度,自己花钱来给投资用户加息,形成平台的短期高息,通过短期高息吸引用户是可以理解的,行业也由此而诞生了打新一族,但是通常平台在上线一段时间就会降息,平台的关注度也会因此而下降。 高利息不符合国家规定投资用户的高利息,在正规平台上就意味借款人的高成本,这不符合P2P行业发展的初衷,而且也不符合国家对于这个行业的期望。国家鼓励支持P2P网贷行业,就是希望降低民间融资成本,让低迷的实体经济能够得到更多资本的支持,能够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资金。况且最高院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24%,法院将不予保护,也都说明政府对高息平台的打压态度。 高利息不符合平台利益通常理财高息对于P2P平台意味着高运营成本,持续高息不是正规平台应该有的行为,在过去的经验教训都表明,骗子平台是拿着投资人的本金来给其他投资人发高息,高利息对骗子平台是没有负担的,但是正规的平台除非有庞大财力的支持,否则是做不到的,毕竟搞平台不是做公益,必须要考虑收支平衡或者盈利的问题。、投资人除了要对高息平台保持警惕以外,还应该对资金去向不明的平台保持谨慎态度,对没有资金托管和存管的平台更要敬而远之,因为监管部门规定P2P平台是网贷信息中介,有借款方和出借方两端的才是正规平台,而有资金托管和银行存管的平台才能保证投资人资金的独立性,不会被理财平台随意操作。 通过P2P平台进行理财仍然是收益不错的理财选择,仍然是普通老百姓抵御资产贬值的有利手段之一,只要找到合适的平台,不盲目追求高收益,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在2016年赚取不菲的收益不是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P2P理财宝典(连载二)——如何挑选平台,防范风险